东方医学Touhou Medicine

院内新闻

我院成功完成我市首例动-静脉多入路栓塞硬脑膜

  • 来源:
  • 日期:2017-08-17

近日,大医一院介入治疗科成功为一名右侧横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患者实施动-静脉多入路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目前患者已平稳渡过术后观察期,顺利出院。此类手术在滕州地区尚属首例。

该名患者为62岁男性,以“头痛伴颅内杂音20余天,加重1天”为主诉入院。既往于耳鼻喉科行内耳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小动脉源性活动性出血,考虑硬脑膜动静脉瘘可能。为明确诊断,进一步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最后确诊为右侧横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

术前,介入治疗科主任王峰与刘永晟教授及神经介入治疗团队讨论治疗方案,大家一致认为,此例DAVF病理解剖结构复杂,右侧枕动脉、脑膜中动脉、颈内动脉脑膜垂体干等多支动脉供血,漏口较小且散在,引流静脉较多,治疗难度大,且术中必须严格保证右侧横窦的通畅,稍有不慎就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并发症,这使得手术更为复杂。为此,王峰主任经研究后制定了个体化的手术方案,动-静脉联合多入路栓塞瘘口,同时应用球囊保护右侧横窦,在手术器材的选择上,除了应用常规微导管外,还选择了目前最先进的Scepter球囊导管,应用“pressure cooker”技术,力争治愈性栓塞。

74日,患者于全麻下手术,术中右股动脉及股静脉同时穿刺,2根导引导管分别送入右侧颈外动脉及右侧颈内静脉,充盈COPERNIC球囊保护右侧横窦,Marathon微导管及Scepter球囊导管由微导丝引导分别经右侧脑膜中动脉岩支及右枕动脉分支入路接近瘘口,Echelon10微导管由微导丝引导经横窦区引流静脉接近瘘口,经三根微导管分别向瘘口内注入Onyx胶进行栓塞,手术历时近3个小时,术后造影,见瘘口完全栓塞,双侧横窦、乙状窦引流通畅,手术效果满意。术后次日,患者临床症状就有所减轻,术后4日病情明显改善,患者已于710日痊愈出院。

硬脑膜动静脉瘘病理解剖复杂,手术风险较高,需要神经介入医生对神经血管解剖有充足的、全面的、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手术治疗在我院已开展多年,但本次动-静脉联合多入路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脑膜动静脉瘘,在滕州地区尚未开展,我院介入治疗科在我市开了此类技术的先河,标志着我院在神经介入诊治领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稿件来源:介入治疗科  编辑:院务部  图片:介入治疗科)